“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5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章节精编习题(813题)


背景资料:

某市外环路路基平均填土高度13m。该路段因沿黄河大堤,地下水位高(现有黄河河床标高比路面设计高程高出2~3m),而且处于雨期积水地区,土质大部分为黄河粉砂土,少量粉质黏土,全线大部分路段为软弱地基路段(地基承载力平均10~80kPa)。因此,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研究,依据当地材料状况、施工条件与工期要求,采用以下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1)换填。K1 + 000~K1 + 350,长350m;K3 + 775~K4 + 270,长495m 两段粉砂土路段,生活垃圾堆放点和居民旧生活区,在清除垃圾及民用拆迁旧房基,挖至原粉砂土地层后做二灰土(2∶8),犁拌,厚度1000px,碾压密实度90% 以上,经土工检测后再做二灰稳定碎石层1000px。

(2)土工布处治。K1 + 780~K1 + 980,长200m 路段地下水位高,土质差,苇根多而深,采用带眼双面胶无纺布(150~200g/m2,抗拉强度为2050kN/m)铺垫。

(3)K6 + 200~K6 + 350,长150m,位于黄河沉砂池上,粉砂土质,含水量大,地下水位高,采用孔深1~1.2m,间距1500px,梅花形摆排的生石灰桩挤密。生石灰桩施工时工艺程序如下:整平地面→成孔→空气压缩机注入生石灰→封紧生石灰桩孔。在施工至K5 + 200~K5 + 350 时,由于该路段缺乏地质资料未发现软土,地基未做加固设计,在填土至5.8~6.3m 时发生滑塌,因征地困难,不能做反压护道,施工方考虑工期时间要求充裕,淤泥层厚度≤ 3m,决定采用自然挤淤处理。

问题:

1.土工布一般应该铺垫在什么位置?有什么具体作用?

2.生石灰桩施工时工艺程序是否完备?如果不完备,请写出完备的工艺程序。

3.采用自然挤淤处理是否合理?除自然挤淤外还有哪些挤淤排淤的方法?

4.软土地基处理除了该工程考虑的五种方法还有很多,请写出其余的方法。



知识点:第16章 实务操作和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


解析:

1.土工布铺设于路堤底部,在路基自重作用下受拉产生抗滑力矩,提高路基稳定性。

2.不完备。工艺程序包括整平地面→振冲器就位对中→成孔→空气压缩机注入生石灰→边振动边拔出套管→振冲器移位→封紧生石灰桩孔。

3.合理。抛石挤淤,爆破排淤。

4.超载预压,排水砂垫层,塑料排水板,砂井,粉喷桩,袋装砂井等(写出其中五个)。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