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二)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斜井井筒工程,井筒斜长1200m,倾角15°,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净宽5200mm,净高4200mm。表土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井壁厚度350mm;基岩段采用锚喷支护。地质资料显示表土段斜长115m,主要为稳定、较稳定土层,在斜长80m附近有一层2~3m的不稳定含水砂层。
施工单位根据相关资料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表土段采用明槽+暗挖施工方案,明槽开挖长度30m,采用有支护开挖;剩余部分采用暗挖法,暗挖段采用普通法施工,多台风镐破土,局部硬土采用爆破法破土,临时支护为锚杆金属网支护,永久支护采用组合钢模板砌壁。
在该斜井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斜井井筒施工到斜长78m位置时,工人风镐破土发生工作面土层突然坍塌,导致作业面6名工人被埋,经紧急抢险,4名脱险,1人遇难,1人重伤。
事件2:在表土段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组织表土段井筒的验收工作。检查验收资料发现,施工单位浇筑井壁预留的混凝土试件为2组6块,实测其强度值均符合设计要求。针对井筒断面尺寸,验收组选择了6个检查点,按每个检查点10个测点实测断面尺寸,实测数据及分析结果如下表2所示。
问题
1.针对本斜井的特点,写出表土段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点。
2.事件1中,引发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及项目部负责人应如何处置?
3.事件2中,施工单位斜井井壁混凝土支护预留试件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4.事件2中,验收时选择检查点和布置测点数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并根据实测的数据判定巷道断面尺寸分项工程是否合格?
参考答案:↓
解析:
1.
井壁防水,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巷道掘进尺寸、净断面尺寸,坡度
2.
原因:没有编制专门的施工措施;施工中未提前进行探测不稳定表土位置;无超前支护
处置采取措施
现场人员: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或地方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向地方政府报告,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3.
不符合要求;
正确应至少预留3组,验收规范规定斜井每浇筑30~50m巷道预留不少于1组。
4.
(1)合理,巷道断面尺寸中间、竣工验收时检查点不少于3个,间距不大于25m,115m选择6个检查点,每个检查点布置10个测点是正确的。
(2)每个检查点拱形断面布置10个测点;根据数据分析计算每个检查点测点合格率均大于75%(主控项目合格率),不合格测点不影响安全使用,所以该巷道断面尺寸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