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背景资料:
某中型水库上工程由土石坝、泄洪闸、放水洞等建筑物组成。土石坝坝坡排水采用贴坡排水,排水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泄洪闸坐落在软土地基上,闸室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图1 排水布置示意图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2017编制了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其中2.0m厚的泄洪闸底板混凝土单仓最大浇筑量为1000m3,分5坯层浇筑(每层浇筑方量相同),混凝土初凝时间为4h,混凝土从拌合设备出机口至入仓历时1h,混凝土浇筑生产不均匀系数为1.2,施工方案按混凝土分块仓面强度计算法对生产系统规模进行了计算,其计算公式为P≥KΣ(Fδ)max/(t1-t2),拟采用2台生产能力为35m3/h的JS750型混凝土拌合机进行拌合生产。
事件2:灌注桩采用正循环钻孔工艺进行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流程如图2所示,除图中注明的施工工序外,还包括:①钢筋笼安装;②混凝土浇筑;③钻孔;④护筒埋设;⑤第二次清孔等工序。
图2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流程
事件3:土石坝填筑过程中,发现地形高差不大的黏性土料场中土料的含水量偏低,施工单位采取了在料场加水的施工措施。
问题:
1.指出图1中1、2、3、4代表的名称。
2.事件1中,计算混凝土的最大浇筑强度。判断拟采用的混凝土拌合设备是否满足浇筑能力要求。列出影响拌合设备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
3.指出图2中A、B、C、D、E分别代表的施工工序名称(可用序号表示)。
4.事件3中,料场加水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解析:
1.图1中1、2、3、4代表的名称:1—护坡;2—反滤层;3—贴破排水:4—排水沟。
2.混凝土的最大浇筑强度:1.2×1000÷5÷(4-1)=80m³/h。
80m³/h>2×35m3/h,故拟采用的混凝土拌合设备不满足浇筑能力要求。
影响拌合设备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设备容量、台数、生产率。
3.图2中A、B、C、D、E分别代表的施工工序名称:A—④,B—③,C—①,D—⑤,E—②。
4.当含水量偏低时,对于黏性土料应考虑在料场加水。料场加水的有效方法是采用分块筑畦埂,灌水浸渍,轮换取土。地形高差大也可采用喷灌机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