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级公路M合同段路面施工任务,起点桩号K16 + 000,终点桩号K37 + 300,路面面层为26cm厚C30水泥混凝土,采用滑模机械摊铺施工,施工单位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通过方案比较后绘制了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
图中拌和楼由物料贮存系统、搅拌主机和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等组成。由于路面较宽,面层在纵向分两次铺筑,施工单位按要求设置纵向施工缝,施工缝采用平缝加拉杆型。施工中,监理工程师发现个别拉杆松脱,个别拉杆漏插。根据面层施工特点,施工单位配置了间歇式拌和楼、装运机械、滑模摊铺机、挖掘机、拉毛养护机械。
【问题】
1. 列式计算水泥混凝土拌合料的平均运距。(单位以m计,保留一位小数)
2. 写出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中A区、B区的名称,补充水泥混凝土拌和站的基本组成系统。
3. 结合该路面施工方法,指出应在何时采用何种手段插人拉杆。
4. 针对监理工程师发现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
5. 补充至少两种面层施工机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起点到拌合站的距离(K16+000~K25+200)=25200-16000=9200m;终点到拌合站的距离(K37 +300~K25+200)=37300-25200=12100m;整线平均运距=(9200/2×9200+12100/2×12100)/(9200+12100)+300=5723.7m。
2. A是机械库,B是材料场;还应包括物料称重系统、物料输送系统。
3. 摊铺过程中用专用的拉杆插入装置插入拉杆。
4. 若发现拉杆松脱或漏插,应在横向相邻路面摊铺前,钻孔重新植入。
5. 切缝机、洒水车、吊车、整平梁、布料机。
【名师点拨】此题以路面工程为背景,考查施工技术、施工机械、施工现场临时工程管理的内容,重点掌握平均运距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