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背景资料】
某城市引水工程,输水管道为长980m、DN3500mm钢管,采用顶管法施工;工作井尺寸8m×20m,挖深15m,围护结构为Φ800mm钻孔灌注桩,设四道支撑。
工作井挖土前,经检测发现三根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造成围护结构达不到设计要求,调查结构表明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合格。
顶管施工前,项目部把原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顶管分节长度由6.6m改为8.8m,仍采用原龙门吊下管方案,并准备在现场予以实施。监理工程师认为此做法违反有关规定并存在安全隐患,予以制止。
顶管正常顶进过程中,随顶程增加,总顶力持续增加,在顶程达三分之一时,总顶力接近后背设计允许最大荷载。
【问题】
1.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应如何补救?
2.说明项目部变更施工方案的正确做法。
3.改变管节长度后,应对原龙门吊下管方案中哪些安全隐患点进行安全验算?
4.顶力随顶程持续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处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可能原因有:施工现场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搅拌时间不够、水泥质量差等 。
措施:一般采用压注水泥浆补强的措施。
2.项目部变更施工方案时,应由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并加盖公章,填写审批表。
3对吊运管节和井体、龙门吊设备进行验算。
4.因为随着顶程的增加,顶管管壁与土体的摩擦力也不断增加,因此顶力也应持续增加道。可采用泥浆套或中继间进行处理。
【名师点拨】钻孔灌注桩施工是考试的重点,相应的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要求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