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背景资料
一新建工程,地下二层,地上二十层,高度70m,建筑面积40000㎡,标准层平面为40m×40m。项目部根据施工条件和需求、按照施工机械设备选择的经济性等原则,采用单位工程量成本比较法选择确定了塔吊型号。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项目部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评价等安全管理内容提取了项目安全生产费用。
施工中,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了项目检测试验计划内容包括试验项目名称、计划试验时间等,报项目经理审批同意后实施。
项目部在“X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了临边作业、攀登与悬空作业等高处作业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在“绿色施工专项方案”的节能与能源利用中,分别设定了生产等用电项的控制指标,规定了包括分区计量等定期管理要求,制定了指标控制预防与纠正措施。
在一次塔吊起吊荷载达到其额定起重量95%的起吊作业中,安全人员让操作人员先将重物吊起离地面15cm,然后对重物的平稳性,设备和绑扎等各项内容进行了检查,确认安全后同意其继续起吊作业。
“在建工程施工防火技术方案”中,对已完成结构施工楼层的消防设施平面布置设计见图5。图中立管设计参数为:消防用水量15L/s,水流速i=1.5m/S:消防箱包括消防水枪、水带与软管。监理工程师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提出了整改要求。
【问题】
1、施工机械设备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分别还有哪些?当塔吊起重荷载达到额定起重量90%以上时,对起重设备和重物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2、安全生产费用还应包括哪些内容?需要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的高处作业项还有哪些?
3、指出项目检测试验计划管理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施工检测试验计划内容还有哪些?
4、节能与能源利用管理中,应分别对哪些用电项设定控制指标?
5、指出图5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施工机械设备选择的原则主要还有适应性、高效性、稳定性、安全性。
施工机械设备选择的方法还有:折算费用法(等值成本法)、界限时间比较法、综合评分法。
当塔吊起重荷载达到额定起重量90%以上时,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200~500mm,然后进行下列检查:机械状况、制动性能、物件绑扎情况等,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起吊。
2.(1)安全生产费用还应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劳动保护、应急准备等,以及必要的安全评价、监测、检测、论证所需费用。
(2)需要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的高处作业项还有:洞口作业、操作平台、交叉作业及安全防护网搭设。
3.(1)不妥之一:“施工中”。
理由:编写报审时间应为施工前。
不妥之二:“报项目经理审批同意后实施”。
理由:应报送监理单位进行审查和监督实施。
(2)施工检测试验计划内容还有:检测试验参数;试样规格;代表批量;施工部位。
4.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
对控制指标定期管理的内容有:计算、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和纠正措施。
5.不妥之一:“立管DN100,1根”;
理由:消防立管不应少于2根。
不妥之二:“消防箱,1套”;
理由:消防箱不应少于2套。
不妥之三:楼梯处没有消防水枪;
理由:每层楼梯处应设置消防水枪、水带及软管且每个设置点不应少于2套。
不妥之四:消防栓接口4个;
理由:消防栓或软管接口的间距,高层建筑不应大于30m。
不妥之五:立管DN100,1根;
理由:当工地面积小于5hm2而且(q1+q2+q3+q4)<q5时,则Q=q5,还应增加10%漏水损失。
Q=15×(1+10%)=16.5L/s。
供水管径计算公式:D=[4Q/(πv.1000)]1/2,
其中:D—水管管径(m),Q—耗水量(m/s),V—管网中水流速度(m/s)。
消防主干管管径计算:D=[4Q/(πv.1000)]1/2=[4×16.5/(3.14×1.5×1000)]1/2
≈0.112m=112mm,112mm大于100mm,故选择DN100立管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