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集(204题)


戴车匠

汪曾祺

戴车匠是东街一景。车匠是一种很古老的行业了。

车匠店离草巷口不远,左邻是侯家银匠店,右邻是杨家香店。戴家车匠店门面很小,只有一间。正面的板壁上有一副一尺多长,四寸来宽的小小的朱红对子,写的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板壁前面,是作坊。作坊放着两张车床。车匠坐在坐板上,两手执定旋刀,车旋成器,这就是中国的古式的车床。

戴车匠起得很早。早早地选好材料,看看图样,就和这张床子成了一体,一刻不停地做起活来了。人走到他的工作之中去,是可感动的。

有的时候,忽然,他停下来。那就是想到了一点什么事。或是刘长福托他斡旋一件什么事,那一头今天该给回话;或是澡堂里听来一个治风湿痛秘方,他麻二叔正用得着……似乎他把那点工作做好,即为满意。能分外多做几件就很按捺不住得意了。

戴车匠做的最细致的活是装围棋子的槟榔木的小圆罐——罐盖须严丝合缝,木理花纹不错分毫。做得了的东西,都悬挂在西边墙上,真是琳琅满目,细巧玲珑。

车匠的木料都是坚实细致的,檀木——白檀,紫檀,红木,黄杨,枣木,梨木,最次的也是榆木的。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住在这条街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傻子似的,聚精会神,一看看半天。

这里的小孩子一年四季有各种各样的玩物。特别是清明,吃螺蛳之后还可用车匠做的螺蛳弓射螺蛳壳玩。孩子们用竹箭的尖端把螺蛳掏出来吃了,螺蛳壳套在竹箭上,一拉弓弦,哒的一声,螺蛳壳便射了出去。射得相当高,相当远。家家孩子吃螺蛳,放螺蛳弓,因此每年夏天总要从瓦楞里打扫下好些螺蛳壳来。清明前半个月,戴车匠就把别的活都停下来,整天地做螺蛳弓。孩子们从戴车匠门前过,就都兴奋起来。到了接近清明,戴车匠家就都是孩子。孩子们眼睛发亮,挑选着,比较着,挨挨挤挤,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到清明那天,到处是拉弓放箭的声音。

戴车匠眯缝着眼睛看着他八岁的儿子坐在门坎上吃螺蛳,把螺蛳壳用力地射到对面一家倒闭了的钱庄的屋顶上,若有所思:这孩子将来干什么?是让他也学车匠,还是另学一门手艺?世事变化很快,他隐隐约约觉得,车匠这一行恐怕不能永远延续下去。

一九八一年,我回乡了一次。东街已经完全变样,戴家车匠店已经没有痕迹了——侯家银匠店,杨家香店,也都没有了。

(节选自汪曾祺的《戴车匠》,有删改)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5分)

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


1)赏析画线句子:                  2分)


2)赏析加点词语:                  3分)



知识点:试卷05


参考答案:(1)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色彩鲜明的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戴车匠刨木时木花飞舞灵动的景象,体现戴车匠车工技巧娴熟巧妙。(2分)
(2)“吟叫”的本义是鸣叫,“吐出”的本义是从嘴里涌出来,句中是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戴车匠在车床上刨木时的美好画面,体现了戴车匠车工技巧娴熟巧妙。(3分)


解析:

此题考查赏析句子。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1)“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描绘了戴车匠刨木时木花飞舞灵动的情形,这是在赞美他车工技巧娴熟。(2)“吟叫”与“吐出”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戴车匠在车床上刨木时的美好画面,体现戴车匠车工技巧娴熟巧妙,烘托出戴车匠高超的车工技艺。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