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出师表》节选)
【乙】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资治通鉴》节选)
【甲】【乙】两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诸葛亮的品质,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甲文主要体现诸葛亮忠诚(或知恩图报;报先帝,忠陛下;鞠躬尽瘁;一心为国;为主分忧等);乙主要体现诸葛亮智慧(或聪明;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料事如神等)。(5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从原文中找到依据。甲文主要体现诸葛亮忠诚,乙文主要体现诸葛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