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为何高铁没有安全带
吴海燕
①现如今,外出旅游、出差乘坐安全便捷、舒适的高铁,是越来越多国人的首选。但是很多人在乘坐高铁时,不禁会问: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铁,为什么没有配备安全带呢?是单单我国高铁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全世界的高铁都没有安全带。那么,速度如此之快、体积如此之大的高铁,为什么不配备安全带呢?
②首先,我国高铁对列车的稳定性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和控制。从实际体验看,高铁启动的动静非常小,如果乘客在聊天、闭目养神,没有留意到窗外风景的变化,有很大概率是不会感受到高铁的启动。此外,列车在高速行驶中,同样也是非常稳定的。有不少乘客都曾在时速超过350公里每小时的高铁上做过立硬币、搭积木等稳定性测试。
③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首先一个重要原因是高铁的运转和行驶靠的是无砟式轨道。无砟式轨道背后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轨道技术。无砟式轨道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作为整体基础,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飞溅道砟,且平顺性好,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能支持速度高达350公里每小时的列车行驶。同时,无砟轨道本身较为平直,弯道半径很大,基本没有小弯道,这就能够保障列车能基本沿着直线前行,没有大的横向或是纵向震动。另外,由于高铁速度快,设计者会在时间和区间上进行科学精准的计划和控制,保证高铁列车不会出现紧急制动。因此,即便是在短时加速或是高速行驶中,乘客们也能在车厢里来回走动,不必采用安全带进行固定。
④其次,高铁的稳定还得益于我国高铁的车身及座椅设计。与传统的火车相比,高铁车身设计更加现代化,更加富有科技感,这因为其采用的是流线型设计。将车头和车身从过去方方正正的大块头变成修长帅气的“子弹头”,这不仅让高铁列车的颜值更高,更主要的是考虑到了不同的气动效应。因为在高速列车的运行当中,第一点要考虑的是阻力问题,当它的速度达到350、380公里每小时的时候,普通的机械阻力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气动阻力,必须要考虑如何降低阻力。另外,尾车的升力如果设计不好,会使列车漂浮,成为导致不安全的因素。
⑤(甲)另外,高铁列车上的座椅普遍采用的是“防撞”安全座椅,运用了人体工程学等原理,能够保证在发生碰撞时,座椅能迅速及时溃缩变形,有效保障乘客头部、腿部等重要部位不被卡住。(乙)这就能使乘客在事故发生后,可以第一时间进行逃生。(丙)普通安全带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将乘客固定,防止其被甩出车厢。(丁)而对于车厢较大、车身和车窗坚固的高铁来讲,乘客被甩出车厢的概率非常之低。因此,在“防撞”安全座椅的保护下,让乘客在碰撞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撒离才是高铁设计者的第一选择。欧洲铁路安全与标准委员会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在动车发生重大事故时,乘客被束缚在座椅上受伤的几率更大,主要是因为被安全带束缚在座椅上的乘客,更容易受到车厢结构坍塌所造成的伤害,因为他们无法进行有效躲避。从这一角度看,高铁列车上使用安全带,已经是弊大于利。
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①作比较:把高铁和传统火车的车身设计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高铁车身独特的流线型设计,使说明更具体。②打比方:将高铁的车头比作“子弹头”,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高铁车身设计的颜值高,还考虑到不同的气动效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有趣。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表达作用。“与传统的火车相比,高铁车身设计更加现代化,更加富有科技感,这因为其采用的是流线型设计”为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车头和车身从过去方方正正的大块头变成修长帅气的‘子弹头’”为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前者准确地说明了高铁车身独特的流线型设计;后者形象生动地说明语段的观点句,即“这不仅让高铁列车的颜值更高,更主要的是考虑到了不同的气动效应”。这里的打比方是一种生动的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这种说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