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集(205题)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12分)

(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二)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下列对语段(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

B.“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C.文章虽不足百字,却把修身治国的大道理谈得透彻深刻,许多语句流传久远。

D.诫,劝解、劝勉之义。诫子书,即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


知识点:期末冲刺卷02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文章用“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等来谈论修身的道理,并没有涉及到“治国”方面;故选C。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