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5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下车引之。元方入门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有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①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日:“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②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顙③归罪。寔徐譬④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⑤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后汉书・陈寔传》(节选)]
【注释】①寔:陈寔,即陈太丘。②以:因为。③稽顙:qǐ sǎng,即五体投地。④譬:教导。⑤宜:应该。
甲文中的陈元方和乙文中的陈太丘,父子俩的聪慧分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说。(4分)
参考答案:示例:甲文中陈元方的智慧体现在他面对友人无理指责时的聪明伶俐,他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维护了自己的父亲。乙文中陈太丘的智慧体现在他发现盗贼时的从容,宽宏大度。他以德服人,同情弱者,帮忙弱者,勉励盗贼弃恶扬善,从此全县再也没有发生盗窃事件。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通读甲文,我们可以发现陈元方的智慧体现在他在友人对子骂父时,敢于说出“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正是陈元方聪明伶俐,不卑不亢,敢于维护自己父亲的表现;分析乙文,我们可以发现陈太丘的智慧体现在“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和“宜深克己反善”,这正是陈太丘从容大度,勉励盗贼弃恶扬善的表现。据此整理答案即可。
【参考译文】
乙文: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严肃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屋梁上的那个人就是这样!”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寔慢慢详细地告诉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而返回正道。然而这样做,是因为你的贫困。”命令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