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在一个研讨班上,学员对假劣药情形、使用法律和法律责任展开了讨论。讨论的情形主要包括四个,一是采用多加矫味剂生产儿童退热药;而是多家药用淀粉少用主要生产降压药;三是部分药品超过有效期;四是某抗菌药物的外包装上标示的适应症与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中适应症表述不一致,其外包装上添加了可以作为前列腺炎的二线用药的适应症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第四种情形,如果所在企业生产金额达到 100 余万元,已经销售金额达到 15 万元,但尚未造成人员的伤害和死亡,应该认定为(该知识点已删除)
A.足以危害人体健康
B.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C.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D.其他严重情节
参考答案:C
解析:
“其他特别严重情节”:1、致人重度残疾的2、造成三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3、造成五人以上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4、造成十人以上轻伤的5、造成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6、生产、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7、生产、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应当酌定从重处罚情形之一的8、根据生产、销售的时间、数量、假药种类等,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