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材料:
初三学生晓辉近期很苦恼,感觉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觉得自己的情绪来得快,变得也快。在学校,取得好成绩时就非常高兴,遇到一点挫折又极度苦恼;与同学交往经常为一点儿小事发脾气,导致同学关系紧张;回到家里,只要父母过问他的学习,他就很抵触:我都这么大了,还要你们管?因此,与父母的关系也不合,他想改变这一切,可是每次出现状况时,老毛病就再次发作,他非常恨自己,每次发了牌气都后悔莫及,他不知该怎么办。
问题:
(1)材料中晓辉的表现反映了他情绪发展的哪些特点?(9分)
(2)作为教师,请你针对晓辉的问题提出指导建议。(9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材料中晓辉的表现反映了他情绪发展的爆发性与冲动性、不稳定性与两极性、反抗性与逆反性等特点。
①情绪的爆发性和冲动性。青少年学生对事物比较敏感,常常因为一点小事情,或者振奋、激动或者动怒、怄气,情绪容易爆发或冲动。材料中,晓辉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来得快,变得也快。在学校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与同学交往或父母沟通上都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冲动的一面,体现了晓辉情绪发展的爆发性和冲动性的特点。
②情绪的不稳定性和两极性。中学生的情绪波动性常常表现在情绪的大起大落,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波动剧烈,两极性明显,很不稳定。材料中,晓辉情绪来的快,变得也快,正是不稳定性的体现,并且取得好成绩非常高兴,遇到一点挫折又极度苦恼,体现了其情绪的两极性。
③情绪的反抗性与逆反性。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结论所产生的逆向反应情绪。材料中,只要父母过问他的学习,他就很抵触,并且说:“我都这么大了,还要你们管?”体现了晓晖的反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2)作为教师,针对晓辉的问题可以提出以下指导建议:
①指导中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特点。老师应指导晓辉深人了解自己的情绪特点,了解自己在情绪体验、情绪表达和情绪认知等方面的优缺点,敏锐觉察情绪,只有首先觉知自己的情绪及产生的真正原因,才能进行及时的调整,培养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情感体验。
②预防中学生的高度焦虑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晓辉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将教学目标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同伴关系,真正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
③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这也是促进学生良好情感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方法。
④教给中学生自我调节的具体方法。“解铃还须系铃人”,教师的帮助只是外力的作用,这种外力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抑、焦虑及孤独,但只有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才使晓辉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不适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治本”。因此教师必须教给他一些切实可行的情绪调节的方法,如,转移法、发泄法、控制法、升华法等,及时进行自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