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史真题(383题)


材料:

我是初二(3)班的班主任,有一天我收到班上学习较差同学的一封信。信上说:“……您知道吗?我一直想拿到一个奖状回家,让爸妈高兴,那样他们就能带我出去旅游了。”看了信,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扪心自问:我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了吗?我关心他们的渴望了吗?……反思中我萌生一个念头,午间,我请来了班上学习后进的学生。我手里拿着一本书,一支钢笔,一个足球,一张奖状。我问他们,如果让你选择一样的话,你们要选择什么?想不到大家都选择了奖状。

于是,我说:“那好,如果你们想要奖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想想自己在哪方面努力就可以得到它,请你们写下来。”开始他们有些茫然,在我的一再鼓励下和启发下,他们各自写了自己的长处。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同学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表现自己,果然,“每月一评”发奖那天,他们各自得到了“讲故事能手”“环保卫士”“劳动标兵”“体育健将”“电脑高手”等奖状,他们终于在同学们中抬起头来了。

为了提高奖状的含金量,使他们在下个月能够得到“月明星”的称号,我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讲故事能手”要写一篇班级同学故事一则。“环保卫士”要在班上做一次“减少雾霾从我做起”的发言。“劳动标兵”要为班上展开的义务劳动策划一个活动计划。“体育健将”要给大家讲解一项体育运动规则。“电脑高手”要给全班同学培训一次“电脑常用英语单词”。于是,原来这些不肯读书,不爱写作,不喜欢学习英语,不愿思考的学生动起来了……各科老师也发现,他们学习比以前认真多了,成绩也有了较大提高。

问题:

(1)该班主任贯彻了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则?结合材料加以分析。(9分)

(2)该班主任采用了哪些主要的德育方法?结合材料加以分析。(9分)



知识点:2019年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材料中班主任贯彻了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值得借鉴与学习,具体表现在:

①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该原则也称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在德育中,要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材料中,班主任鼓励同学们努力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以改变以往的学习现状,使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参与到学习中,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②因材施教原则。该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最大程度的发展。材料中,班主任让每一位学生都写下自己擅长的方面,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使学生在各自所擅长的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各自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奖状,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该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材料中,班主任一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鼓励、信任与关爱,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奖状的含金量,使他们在下个月能够得到“月明星”的称号,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等,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2)该班主任采用了品德评价法、个人修养法、实际锻炼法的德育方法。主要表现在:

①该老师运用了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材料中老师通过选举“月明星”的方式来奖励学生,提升学生的信心,促使学生积极努力地学习,体现了这一德育方法。

②该老师运用了个人修养法。个人修养法即自我教育法,是指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和启发下,根据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之心,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不断完善自身品德的方法。材料中,班主任老师让学生自己找到自己的特长,想想自己在哪方面努力就可以得到它,通过发挥特长成为月标兵,体现了这一德育方法。

③该老师运用了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是指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材料中,班主任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达到“月标兵”的标准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每位同学也在老师的要求锻炼下形成了优秀的品质,体现了这一德育方法。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