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史真题(383题)


材料:

下面是一位学生给老师的求助信。

许老师,您好!我在初中时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可上高中以来学习成绩却不是很理想,尤其是近几次考试都没考好,这让我很沮丧,越来越不自信,现在一提到考试,我就浑身不自在,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把成绩提高?在平时学习中,我都能很好的理解知识完成作业,老师和同学们也认为我的能力较强,常常推荐我参加一些学习竞赛,但我都推辞了,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不能胜任,有时候我会不由自主的想我能行吗?我能考好吗?我是不是再也考不出好成绩了?

老师,我特别希望改变我目前的状态,在以后的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因此希望得到您的帮助,谢谢!

学生:海波

3月31日


如果你是许老师应该如何帮助这位学生。(8分)



知识点:2020年下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材料中,对于海波的消极的学习动机,许老师应该注意通过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调动其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改善其认知,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到自我,从而帮助和引导其进步。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材料中,许老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平时教学中设置难度适当的内容,使其逐渐获得成功的经验。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奖励与惩罚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材料中,许老师对海波表现出进步行为时,应及时进行强化,进行表扬激励等。

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良好的归因模式有助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对下次成功的高期待;不良的归因模式不仅不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相反还会因为学生总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差,而产生习得性无助的现象。因此,材料中,许老师应引导海波对这几次考试进行正确的归因,尽量将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学习上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增强其自信心,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成功。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