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史真题(383题)


材料:

某中学班主任张老师收到家长的一封来信,信中说:“...我的孩子晓奇在小学阶段喜欢学习,各科学习成绩优异,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数学考试考了80分,属于班级中下水平,他感到很失望、很沮丧,开始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晓奇小学时特别感兴趣的,也是他的强项英语,现在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晓奇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更不自信了,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近期他的学习劲头明显下降,作业拖拉,只要家长一离开,就放下作业。我很着急也很纳闷,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请老师帮我出处注意。”

问题:

(1)请用动机归因理论结合案例中晓奇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12分)

(2)张老师应该向家长提出哪些教育建议?(6分)



知识点:2022年下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晓奇的问题是出现了习得性无助,同时没能进行积极的努力归因,而把考试失利的原因归结为内部、稳定、不可控的能力。习得性无助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力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晓奇因为接连考试失利,没能取得理想成绩,并将失败归于自身能力,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长此以往会导致低自我概念、低自我效能感、低成就动机、消极的思维定式和情绪失调等问题。

(2)张老师可以给提供以下建议:

①帮助引导晓奇对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引导晓奇进行积极的努力归因,可以告诉孩子考试不理想是因为自己努力不够,下次要更加仔细认真,一定会有所进步,并不是孩子自身能力的问题。

②多关心鼓励晓奇。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关心鼓励晓奇。通过获得的成功经历进而鼓励晓奇,重新建立自信心。

③调整动机强度。给孩子布置适中难度的学习任务,以调节适合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不要安排难度过高的任务,否则容易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失去对于学习的兴趣。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