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材料:
初中生王力擅长绘画,也是个要求上进的学生。但他行为散漫,无纪律,常画些小动物,写上同学的名字来取笑,当班主任李老师批评他时,他低着头,声音颤颤地说::“老师, 我错了,以后再也不… ”, 李老师温和地说: “喜欢画画没错啊,可画家是用画笔来表现思想情感的,应歌颂美的事物。”说到这儿,王力的头又低了下去。李老师接着说:“咱们班想请你负责板报,你要把特长充分发挥出来。”他一听,兴奋地说:“老师,我保证把板报办好!”此后,王力发生了不小变化,办板报也很认真负责。
有一天,宣传委员找到李老师,气呼呼地说:“ 李老师,王力把板报全擦了,还说我们是笨蛋,我们的字配不上他的画,他画得再好,我们也得不了奖。”李老师一进教室便看见王力也在生气,他说他担心班级板报取不上名次。李老师肯定了他热爱集体、精心设计的工作态度,接着又帮助他分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育他尊重别人的劳动,树立正确的荣誉观,他频频点头,也承认了错误,并保证重新设计,完善板报。结果板报在全校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
王力的进步是可喜的,但有时还比较散漫,以为只要笔下有功夫,其他无关紧要。在学校举办的新风画展评比中,他以为夺魁稳操胜券,结果只得了第四,便非常失望。李老师问他对评选结果有何感想,他振振有词:“李老师,我认为被评为第四的原因有两条,一是我的画位置摆的不好;二是同学们不会欣赏水墨画。”李老师严肃地说:“你的画立意不够深,境界不够高。从你画上题的诗句来看,语言比较贫乏,文法也不是很通顺。如果你想当画家,应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学好各门功课,打好文化基础。”听完李老师的话,王力脸红了,额头渗出了汗珠。后来,王力像变了一个人,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问题:
材料中班主任李老师的做法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6分) ?请结合案例加以分析。(12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班主任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以下德育原则:
①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材料中,李老师从王力一开始的“恶作剧”中发掘其绘画特长,采用师生平等、循循善诱的方式,在板报管理、与同学相处、画展评比活动中,都表现出对王力的充分尊重,认真倾听,从而使王力受到了鼓舞,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②疏导性原则。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面对宣传委员的告状,王力也非常生气的情况,李老师先是倾听了王力的初衷,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并肯定了王力热爱集体、精心设计的工作态度。接着李老师又循循善诱,帮助王力分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育他尊重别人的劳动,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从而使王力认识到错误,并重新设计、完善了板报,最终板报得以获奖,体现了疏导性原则。
③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其品德上的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材料中,王力擅长绘画,但是一开始他利用这个有点总是戏弄同学。李老师发现王力的绘画特长后,请他负责班级板报,使王力的绘画特长充分的发挥了积极正向的作用,这也有利于王力在班级事务中培养自身认真负责的品质,促进了他行为习惯的改变。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④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严慈相济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材料中,王力对于画展评比获得的名次有错误的认识,李老师帮助王力正确认识其画得奖名次不高的原因,并鼓励他将来成为画家时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学好各科功课”。这既体现了李老师对王力的尊重与信赖,同时也表现了李老师对于王力的严格要求。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