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史真题(383题)


丁老师正在上课,突然有人敲门,这时学生都不由自主将目光转向门口。学生的这种注意属于()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无意后注意


知识点:2023年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注意的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

(1)无意注意的概念

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重点字词为:无目的、不需意志努力。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第一,从客观条件上看有: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例如,在安静的课堂上,老师突然咳嗽一声,学生不自觉抬头看,吸引的就是学生的无意注意,这与刺激物的强度是有关的;夜空中划过流星,也会不自觉地注意到运动的流星,这与刺激物的运动变化是有关系的。除此之外,还与个人的状态有关。例如,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无意注意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例如,男男女女逛商场,女生倾向于逛服装店,男生倾向于去找网吧打游戏。

2.有意注意

(1)有意注意的概念

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在备考教师招聘考试的时候,同学们彻夜苦读。读书是有目的的,读书很枯燥但用意志力去克服了,其实就是属于有意注意。

(2)引起有意注意的原因

那为什么读书这么枯燥可是我们还是彻夜苦读呢?因为教招考上后了,继而就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了。那是真的对教育学和心理学感兴趣吗?现实是一部分人感兴趣,一部分人不感兴趣。对于教育学不感兴趣但仍旧彻夜苦读,这其实是一种间接兴趣,是你本身不感兴趣而只是对做完这件事情的结果感兴趣。其实是对兴趣的依从性。

除此之外,还有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给出的目标越具体,有意注意维持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久;还有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有些人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起居饮食很有规律;还有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人们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和活动,可以自动地进行加工和操作,无需特别集中的注意及对人格的依从性,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比较容易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

3.有意后注意

(1)有意后注意概念:

有意后注意又叫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刚刚提到非常热爱教育学心理学的那些同学,他们读书也有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但他们会不会觉得枯燥读不下去呢?不会,因为是真正的热爱。因此,有意后注意需要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

(2)培养有意后注意的条件

第一,培养有意后注意的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直接兴趣;

第二,熟练和系统化。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