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历史真题(406题)


材料:

我刚担任初一(2)班班主任时,班上的晓义经常打架、抽烟、旷课,一开学就和任课老师发生冲突。

几次家访后,我掌握了晓义的基本情况:他从小就调皮,爸爸经常打他,而且家长对他的学习不抱指望,久而久之,他的毛病越来越多。

我该怎么办呢?

我注意到晓义精力充沛,喜欢运动,于是决定让他担任体育委员来尝试一下。这个决定宣布后,学生们一片哗然,当晚就有家长打来电话表达不满,我耐心地向家长解释说:“我会对所有孩子负责的。请您给我时间,也给晓义一个机会。

刚开始,晓义并没有因为做了体育委员而格外兴奋,甚至有时在带领大家跑操时还有些满不在乎。一次跑操时,有个同学不小心摔了一跤,晓义马上过去扶了他一把。我抓住时机表扬了他。看得出来,晓义有所触动。

初三时,他代表学校参加了区运动会,还获得了铅球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全班都为他欢呼,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是我第一次在他脸上看到这样的表情。

初中三年,我和晓义谈话不计其数,我还经常与家长沟通,希望他们多鼓励晓义。初中毕业三年后的一天,晓义再次出现在我面前,兴高采烈地告诉我:“老师,我已经应征入伍了!”那一刻,我知道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



知识点:2019年下半年综合素质(中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该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该老师做到了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不挖苦,不讽刺,对学生严慈相济。材料中老师能够平等的对待晓义,信任他,不歧视他,时刻关注他的变化、成长、进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引导,促使晓义进步,做到了关爱学生。

其次,该老师做到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老师老师通过家访充分了解晓义的成长环境,针对他的特点让他担任体育委员,发扬他的优点,并抓住时机教育,做到了教书育人。

再次,该老师做到了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求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材料中老师面对家长的质疑和不满能够耐心解释,尊重家长,做到了为人师表。

最后,该老师做到了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要求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材料中老师通过家访耐心了解晓义情况,让其锻炼获得提升,最终使得晓义顺利入伍,做到了爱岗敬业。

总之,我们应该向该教师学习,规范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