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历史真题(406题)


材料:

有一天李老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英语公开课,听课的一位教研员发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无精打采,也不跟着课堂的节奏走。趁学生做练习的时候,教研员悄声问坐在最后一排的那几个学生怎么回事。那几个学生不好意思地说明了缘由,原来那几个学生都是班上的英语“差生”,上课之前,李老师特意安排那几个学生坐在最后面,以免影响公开课的效果。公开课结束后,教研对老师说,“应该对后面的几位学生安排适合的学习,总比干坐着强。”李老师一脸茫然,并不认可这个建议,只是勉强点点头。

问题:请结合材料,以学生观的角度分析李老师的行为并提出另一种对“差生”的正确处理方式。



知识点:2021年上半年综合素质(中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答:材料中李老师的行为是不合理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材料中李老师把班上的“差生”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违背了学生具有发展潜能这一理念。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责权的主体。材料中李老师没有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在教学中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要完整的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差异性。材料中李老师没有从整体看待“差生”,没有发现学生的个性和优势,未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看作独立的人、独特的人、发展的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如此,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