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史真题(568题)


材料


在某小学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围绕“什么样的教师是真正的好教师?”这一问题,大家展开了热议。有的说:“好老师是热爱学生的老师”;有的说:“好老师应该为人师表”;还有的说“教学好才是好老师”……


这时。培训教师跟大家分享了一位作家的故事:“小时候。我非常害羞胆小,上课从不举手发言,老师也从不叫我回答问题。一次,我写了一篇题为《每一片叶子都有一个灵魂》的作文。上课时,老师轻轻地走到我面前,问我是否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作文。她的问话是那么柔和,那么的亲切,让我无法拒绝。我用颤抖的声音读了作文,她感谢了我。下课了,当我走到教室门口时,她建议我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可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些我都做到了。”


这个故事引起了大家对于“好老师”更深层次的思考。



结合材料,试着分析“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知识点:2017年上半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材料中培训老师分享的故事中,那位作家的老师就是一个“好老师”的代表。作为 “好老师”应该有以下的特点。

1.一位好教师应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将学生看作是发展中的,具有独特性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好老师也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断的帮助、引导学生。材料中的老师,在了解这位同学胆小的性格后,没有放任、放弃,而是针对这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在自己耐心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发生改变,最终促使这名学生成为了一位作家。

2.一位好老师也应该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全面关怀学生,关爱全体学生,理解和宽容学生,尊重、信任、鼓励学生。材料中这名老师面对胆小的孩子,用亲切的、温柔的声音去鼓励他,并提出合理建议,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用自身的行为诠释了“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理念。

3.作为一名好老师,还应该给予学生鼓励性和发展性的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材料中的老师,在学生读完了课文后,向学生表示感谢,并及时的鼓励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

4.作为一位“好老师”还应该具备多重的知识素养,完善的能力素养,健康的心理等必备的职业素养等。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