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唱好歌曲”(在学生音高、节奏、词曲结合基本无误的基础上,依据作品特点,合理进行歌曲处理)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老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飞飞曲》,并启发同学们思考,这首歌曲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呢?2.二年级的学生想象能力较为丰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联想小麻雀飞起来的样子。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歌曲描绘的画面,引导学生联想小麻雀飞起来扑腾翅膀的样子,更有利于学生接下来情感的体验。帮助学生学习新歌。
(二)启发探索
1.通过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小麻雀飞起来的动作可爱轻盈。
2.通过多媒体跟着伴奏完整欣赏歌曲,采用前后四个人为一小组的讨论方式,得出歌曲中前半部分表现出小麻雀活泼可爱学飞的样子,后半部分是老麻雀细心教导的旋律。并且分小组进行表演,加深学生对小麻雀的印象。
(三)学唱歌曲
1、老师分别用连音、断音两种唱法演唱,引导学生区分演唱方式。
2、通过前后四人为一小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得出歌曲的前后两乐段的演唱情绪和状态的不同。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歌曲处理方式进行演唱,能自然活泼的演唱歌曲,从而达到学习目标以及教学目标。
(四)拓展创新
1.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对歌曲小麻雀和老麻雀角色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创编小麻雀学飞动作,并加入动作表现歌曲。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老师作总结式发言。
设计意图:《飞飞曲》是黎锦晖的儿童歌曲,这首歌曲的特点是音乐画面相结合的形式,在对歌曲有了整体把握之后,充分发挥学生想象能力,以动作表演创编的方式,既丰富学生音乐体验并加强音乐表现能力。最后引导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不仅应对了《新课标(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机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