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青铜器艺术赏析”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 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新授
新授教学活动
青铜器艺术欣赏
1.初步感知——认识青铜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知识窗,引出青铜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延伸。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
“青铜时代”是指商周时期,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
2.小组讨论一一青铜器皿的铸造
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块范法或失蜡法,引导学生观察制作。
1.同学们见过青铜工艺品了吗?
2.知道使用了那种方法制作的吗?
并用多媒体展示优秀的青铜器工艺品。(学习成果反馈,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总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我们的祖先更是富于创造,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富而神秘的青铜文化。通过初步感知青铜器、青铜器的发展阶段分析青铜器的历史与发展。
3.艺术欣赏——青铜艺术
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作品和图片,根据青铜艺术的欣赏方法,从造型、纹样、文字三方面来进行讲解。
让学生欣赏青铜工艺,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件?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讲解,结合多媒体展示)
教师总结青铜器的年代与作品:长信宫灯、铜奔马欣赏不同时期的青铜器作品(伴随着音乐让学生感受)谈谈自己的感受,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商代前期,青铜器上多有铭文,用于记录贵族的祭典、征代、赏赐、盟誓等,有很大的史料价值。
商代中后期,青铜器铸造水平达到高峰,器类繁多,造型庄重、花纹繁缛细密。
西周中晚期,有衰落趋势。器物轻薄简陋,种类也有所减少,纹饰走向简化。
春秋时期,王室铸器减少,各诸侯国大量铸造。铜器采用嵌红铜与嵌松绿石技术。多用拍印法制作纹饰,错金银术和鸟虫书体的出现,都是这一时期青铜工艺的新成就。
秦汉以后,铁器、漆器、瓷器逐步取代了青铜器,但青铜制品仍有所创新,即向轻巧、实用的生活用器方向发展。比如东汉时期的铜奔马,马型轻盈矫健:西汉时期的长信宫灯,造型优美生动而又实用。
【设计意图】首先借助教材上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了解青铜艺术的起源、发展和艺术特点。明确“什么是青铜”“我国古代青铜器是怎样制造的”等问题。结合课优秀的作品,引导学生从造型、纹样、铭文等方面欣赏教材所提供的青铜器。让学生知道青铜器的用途不同,造型就不同;青铜器的纹样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青铜器铭文不仅是研究汉字发展演变的珍贵资料,还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通过欣赏,评述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