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拟定的教目标,设计“唱好歌曲”(在学生音准、节奏、词曲结合基本无误基础上。根据作品特点,合理进行歌曲处理)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谜语导入:教师用谜语“头上两只弯弯角,一身雪白卷卷毛。不吃肉来专吃草。”进行导入,引导学生猜出谜底是“羊”,从而引出本课课题——《牧羊女》。
②初步感知:教师播放歌曲,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活泼、愉快)“除了牧羊女的声音,你还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声音?”(小羊的叫声)。
③再次聆听
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尝试跟着老师的琴声打拍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独立感知三拍子节奏的律动感。教师询问:“感受到了怎样的旋律感?”(欢乐、仿佛要跳起来)。板书讲解3/4拍的节奏规律是强、弱、弱。三拍子有舞曲版的动感,更能够描绘出牧羊女的欢乐心情。“为什么歌曲中用到了空拍?”(配合三拍子更能表现出轻盈感)。
④歌曲学习
a. 教师弹琴,学生跟着教师的琴声视唱旋律,强调注意三拍子的律动感以及空拍的轻盈感。b. 学生自主填入歌词演唱,强调注意“咩咩咩”和“啦啦啦”处要唱的清晰。
c.教师弹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⑤歌曲结构讲解
歌曲完整学习后,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歌曲的结构(一段体)并能为歌曲划分乐句(a1+a2+b+a3), 引导学生发现第1、2、4乐句很相似,第3乐句以欢快跳跃的节奏与其他乐句形成对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能力,在愉快的交流中学习歌曲结构,为今后的歌曲分析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