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史真题(568题)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依据课标,简述小学数学教学话动的基本要求。(10 分)



知识点:2021年上半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

①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为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

②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③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既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又是落实“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的载体。

④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⑤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根据课程目标,教师要把落实情感态度的目标作为己任,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

⑥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⑦教学中应当处理好几个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