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史真题(568题)


材料:

刘老师讲到“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时,一个学生突然大声说:“那么远?怎么来?是坐飞机,还是坐轮船?”同学们都笑了起来。刘老师也笑了,想了想,向同学们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白求恩来中国的方式可能有哪几种?“不远万里”又该怎样解释?这体现了白求恩的什么精神?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明白了:无论是坐飞机、轮船,还是坐汽车、马车,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体现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结合材料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10分)



知识点:2021年下半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①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材料中,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能够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懂得道理,体现出了促进学生发展。

②教师应该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材料中,面对学生的提问,刘老师因势利导,促进学生思考,体现了促进者的角色。

③教师承担着传道者的角色。材料中,刘老师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鼓励学生激烈讨论,体现了传道者的角色。

④教师承担着授业解惑者的角色。材料中,刘老师面对学生的提问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因势利导,抛出问题,让同学们讨论并引导得到答案,体现的是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