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7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导入环节
情境导入一一探索音响
①伴随《铃儿响叮当》的背景音乐,学生随老师的提示自由律动走入教室。
老师晃动手中的串铃,边随学生一起律动,同时提示:请同学们在听到“ 叮叮当”的时候举起自己的手并快速摇晃吧!
(学生按课堂常规回到自己的座位)
②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是什么?大家回想一下,你听到的“叮叮当”的声音从哪里传来的呀?
学生自由作答,教师鼓励并总结: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到位,不仅说出这首歌曲叫《铃儿响叮当》,
“叮叮当”的声音是驯鹿奔跑的铃铛声,还描绘出了冰天雪地中的热闹场景。
③教师播放《踏雪寻梅》片段,设问: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老师,你从这首歌曲里面听到了什么?
学生自主发现这首歌曲也出现了铃铛声,师生一起念“响叮当”。
导语:同学们的耳朵真灵敏!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寻这首歌曲的铃铛声到底从何而来?
引入《踏雪寻梅》
【设计意图】在本课的导入环节,主要使用了情境体验法。情境体验法有助于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歌曲的具体场景,引发学生的感受与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这首歌曲的画面感与音响感十分强烈。歌曲中的“响叮当”和《铃儿响叮当》中的“叮叮当"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学生进入教室的时候,边律动边寻找铃声,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听觉能力,另一方面听觉和律动相结合,也使学生进入了一个快乐、
放松的场景。整体问题设计层层递进,既遵循了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乐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