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二(2)班小亮同学经常迟到,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按时完成。在多次批评教育无效后,班主任艾老师决定进行一次家访。艾老师到小亮家时,他正在做晚饭,父母还没回家。见老师来了,小亮吃了一惊。不安地说了声“老师好”,又忙着做饭去了。过了一会儿,小亮妈妈回来了。艾老师从小亮妈妈那儿得知,小亮家比较贫困,父母每天忙于生计,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一些家务活还需要小亮来做。了解这些情况后,艾老师打消了原本想要“告状"的念头。
第二天,艾老师在班上表扬小亮不仅懂礼貌,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还帮父母做家务希望同学们向小亮学习。之后,艾老师安排他负责监督班级卫生工作,并对他尽职尽责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没过多久,小亮迟到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课堂学习认真多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
结合家访前后小亮的变化,评析艾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艾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值得学习借鉴。
首先,艾老师的做法遵循了以以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材料中在多次批评教育无效之后,老师并没有放弃小亮,看到了小亮身上的发展潜能,并循循善诱。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其次,艾老师的做法遵循了新课改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要尊重、赞赏学生:帮助引导学生。材料中,艾老师在了解到小亮家里的条件后,并没有向小亮的父母“告状”,反而对于小亮循循善诱,在班上表扬他,帮助他树立自信心。这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师观。
最后,艾老师的做法体现了长善救失的德育原则。该原则要求教师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材料中老师安排他监督班级卫生工作,并对他尽职尽责的表现给予表扬,充分使小亮对于学习和作业变得积极起来,这体现了长善救失的德育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