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美术课上,李老师让学生画月季花。他在教室里巡视时发现晓宇把月季花涂成了咖啡色。“老师,我的花漂亮吗?晓宇问道。“你见过这种颜色的月季花吗?来,来,你看看别的同学是怎么涂的。你看,人家都涂的是白色、黄色、粉红色、大红色。多漂亮,多好啊!现在知道该怎么涂了吗?边说着,李老师边随手指了相旁边几位学生。晓宇愕愕地看着老师,难过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晓宇捧着一束用折纸扎的咖啡色月季花来到教室。同学们叽叽喳喳议论着“哇,真有咖啡色的月季!”
“妤漂亮呀!”美术课代表办公室取作业本时,兴高采烈地跟李老师说:“老师,晓宇还真的带来一束咖啡色的月季花。”老师打算去教室一探究竟,一进教室,李老师就看到几个同学正围在晓宇的座位旁议论着那束“特别”的月季花。李老师缓缓地走过来说道“这花是假的!”“老师,那假的就不能画吗?”晓宇问道。李老师:“自然不是”,“那为什么就不可以画我家里的咖啡色月季花呢?晓宇返问道。此时,李老师生气地说“你怎么就不开窍呢?看来你还真是没有画画的天赋”转身离开了教室。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价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材料中李老师的行为是不恰当的,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平等健康的发展。材料中,李老师认为其他同学涂得月季花很漂亮,就让晓宇把涂成咖啡色月季花修改,区别对待,没有做到面向全体。
(2)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材料中,李老师没有帮助晓宇在绘画(美育)方面得到了提升,没有体现了美育,智育和德育等方面的共同发展。
(3)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从差异出发,坚持因材施教。材料中晓宇在美术课把月季花涂成咖啡色,李老师没有尊重晓宇独特的想法,体现了其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4)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材料中晓宇把月季花涂成特有的咖啡色,是有创新能力的表现,老师不但没有鼓励肯定,反而指责晓宇不开窍,没有画画的天赋,否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材料中李老师的行为是不恰当的,我们应当引以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