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历史真题(186题)


为什么要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请结合实例分别说明。



知识点:2018年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1)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进行学习,既是幼儿思维特点的要求(幼儿时期的典型性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也是学前教育直观性原则的体现。它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加深幼儿的印象,有助于理解和形成具体的概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组织社会活动“多彩的民族”时,可以给幼儿提供少数民族的服饰、发饰,让幼儿获得直接具体的感知。

(2)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既体现了杜威提出的“做中学”,也是学前教育活动性原则的体现。幼儿通过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操作活动,与教师和同伴的交互活动,既能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发展其智力。比如,为了让幼儿探索沉浮的原理,可以为幼儿准备大树叶、纸船、橡皮泥、塑料瓶盖等多种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得出实验结论。

(3)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是由幼儿的学习特点决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由于幼儿认知水平较低,他们认识事物主要是通过感官和动作,来获取直接经验。比如,在组织语言活动“春天来了”,就可以引导幼儿去户外感受春天的景色和变化,加深幼儿的体会。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