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老师发现,大班的孩子们在玩买卖的游戏时,不管物品的价格多少总是随意的付款和收款,比如:3元钱的东西,孩子们总是会拿1元,5元,10元的代钱币付钱:有的幼儿不计算总和,不管多少钱都随意给钱。收款的幼儿也随意收下。
针对幼儿这一问题,设计教育活动,要求写出设计思路,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大班 数学活动 认识人民币
一、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了解人民币的作用,知道购买物品时要付钱。
3.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要爱护人民币。
二、活动准备
各种大小不同的夹子若干,布置成夹子商店,每个夹子分别标有1 ~ 10不同的价格;面值分别为1
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和硬币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情境导入
夹子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布置 成夹子商店的教室,引导幼儿观察室内有什么?每种夹子多少钱?引导幼儿认识汉字“元”。
(二)活动展开
1.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分别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和硬币) :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些钱上有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钱吗?
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了解人民币上有图案和数字,以及我们国家的国徽,它是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让幼儿知道人民币上有国徽,就代表了我们国家,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教师: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同?
让幼儿知道人民币时用来购买物品的,引导幼儿了解每种人民币的面额。
2.兑换人民币。
教师指一个标价为4元的夹子:如果我想买这个夹子,可以怎样付钱呢?
请幼儿思考并用人民币示范,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他是怎么付钱的?为什么要这样付钱?
继续弓|导幼儿思考其他的付钱方法。如:可以付四个1元的钱,也可以付两个2元,还可以付一个2元、2个1元。
请个别幼儿说说想买几元钱的夹子, 可以怎么付钱?
3.幼儿操作活动。
请幼儿选一个夹子,想一想可以怎样付钱,然后在纸上记录下来。
(三)活动结束
教师引导幼儿,分配角色,玩夹子商店买卖夹子的游戏。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玩钱币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