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历史真题(1289题)


2008年底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到了H国,导致H国外贸出口大幅度下降。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经济增长停滞。为保障经济增长和提升就业,H国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如增加国家基础建设投资支出、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释放大量流动性(2010年M2余额比上年增长19.7%。M1余额比上年增长21.2%)等,造成市场需求旺盛但有效供给不足。与此同时,在国际上,由于美国不断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泛滥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猛涨,传导到H国造成原材料价格上涨。2010年H国各月CPI同比增长的数据如下: 1月增长1.5%,2月增长3.1%,3月增长3.3%,4月增长3%,5月增长3.4%,6月增长3.5%,7月增长3.7%,8月增长3.7%,9月增长3.9%,10月增长4.4%,11月增长5.1%,12月增长5.2%。人们在经济生活中普遍形成了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

2010年,H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是(  )。


A.成本推进

B.经济结构变化

C.需求拉上

D.国际收支失衡


知识点:2020-中级金融-真题-11月21日下午卷(共60道题)


参考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的成因包括需求拉上、成本推进、供求混合作用和经济结构变化。

根据材料,H国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如增加国家基础建设投资支出、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释放大量流动性(2010年M2余额比上年增长19.7%。M1余额比上年增长21.2%)等,造成市场需求旺盛但有效供给不足。这属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选项C正确。

根据材料,美国不断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泛滥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猛涨,传导到H国造成原材料价格上涨。这属于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选项A正确。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