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史真题(2613题)


通常情况下,当政府对某商品实行最高限价且最高限价水平低于均衡价格时,所带来的结果是(  )。


A.供给和需求都增加

B.供给减少,需求增加

C.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D.供给和需求都减少


知识点:2021-中级经济基础-真题-10月31日上午卷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

最高限价是政府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成本(如进货商),为某种产品制定一个低于其均衡价格的具体定价,使其在这个价格之下于市场中流通。

由于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根据供给规律,价格越高,供给越多;最高限价的实施,使市场供给方的利润降低,所以供给降低(供应短缺);同时由于需求规律:价格降低,刺激消费(需求增加)。二者共同的结果就是市场短缺、供不应求。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干要求,故不选。

【提示】用口诀“保过”反义词进行最高限价的记忆。“保过”指:

保护价格(最低价格,支持价格)指由政府为某种产品【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幅度过大时】规定的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即目的是保护卖方利益。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国家或地区采用保护价格政策来支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水平。由于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所以根据供给规律,价格高了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

本题正确答案为B。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