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一级建造师《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历史真题(385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铁路桥梁工程。该桥由9X32m混凝土简支箱梁组成。箱梁浇筑采用支架法施工。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该桥现浇箱梁采用一套内外钢模、两套竹胶板底模及两套碗扣式支架的方案组织施工,具体施工参数见表2-1箱梁浇筑施工参数表。

事件二:箱梁预应力施工采用金属波纹管预留孔道,提前预穿钢绞线的方法。在对箱梁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工程中,当张拉至设计吨位时,实际伸长量仅为设计伸长量的76%。针对此情况,技术人员决定停止作业,查找原因。经检查,千斤顶压力表未发现异常,内摩阻在允许范围内,同批钢绞线检验合格。

 

问题

1.根据事件一中所列参数,通过理论计算,分别给出架子工、模板工和钢筋工最少用工人数。

2.针对事件一,若需提前工期,从周转性材料投入的角度给出可行的措施。

3.针对事件二,指出造成预应力束张拉不合格的原因,并给出可行的处理措施。



知识点:2013年一级建造师《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真题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架子工人数=60/(0.3×3)=67人

模板工人数=320/(6×1)=54人

钢筋工人数=22/(0.45×2)=25人

2.可以将支架和模版的投入量增加一倍,在前一孔梁的支架和模版拆除前进行下一孔梁的作业。

3.原因:浇筑混凝土时波纹管漏浆导致粘结钢绞线或堵塞孔洞。

处理措施:在浇注过程中来回抽动钢绞线,防止堵管。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