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背景资料
某铁路工程路基位于滨海地区海相沉积软土路基上。地基处理设计釆用塑料排水板和上铺砂垫层方法加固;设计路堤填筑高度为12m、高1.5m的反压护道;
设计排水板长度为12m,布置方式为1m×lm的正方形。设计要求路基填筑施工按照沉降综合观测数据进行分层填筑控制。具体控制指标为竖向沉降小于10mm/d,边桩位移小于5mm/d,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度大于80%,施工中若不能满足控制指标时必须停止填筑,待指标恢复到控制指标范围内,方可继续填筑。
施工单位进场后,由于征地拆迁原因导致开工时间延期,为确保总工期目标,施工单位根据经验及以往施工参数进行路堤填筑,刷坡路堤时的刷坡土方进行填筑施工。
该段路堤填筑高度至3m后,某日分层填筑高度累计达1m,压实质量经检测合格。施工当日检测组在相邻路段进行观测,本段路堤出现滑塌,如图1-1所示。
事故发生后,经调查,施工前一日的全部观测数据:竖向沉降观测10mm/d,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度为20%;感测数据已按程序记录,塑料排水板施工长度为8m.
图1-1 坍滑前后断面示意图
【问题】
1.指出塌滑施工发生的直接原因
2.给出该段路堤填筑的正确做法
3.针对沉降观测及数据分析工作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①反压护道没有与路堤同时填筑
②塑料排水板施工长度不够
③竖向沉降观测10mm/d时继续填筑导致路基受力状态不好
2.①正式填筑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性试验
②整个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均应进行路基的沉降观测,并依据观测数据控制填土速率。
③反压护道应与路堤同时填筑。
3.①应观测边桩位移
②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天大于10mm时应停止填筑,待沉降值恢复至控制指标以内时,方能恢复填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