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背景资料】
某段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堑土方开挖和路堤填筑。路提段长度 300m,最大填筑高度为 8m,所经地段大部分为水田,设计判定为软弱地基:路堤基床底层设计采用改良土填筑,基床表层设计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路堤填筑完成后需要堆载预压。
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规定,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见表1。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在进行路堑开挖前,施工队开挖了堑顶临时截水沟,并对沟底进行了夯实,以防止渗漏:当路堑开挖至基底底层时,发现有坑穴,局部软弱,施工队为了不影响现场施工,直接挖开坑穴,对其进行 了分层夯填处理。
事件2:路堤填筑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的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为:观测内容包括地基沉降和侧向水平位移:沉降观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观测断面设置的间距为 150m。
事件3:在填筑路堤基床底层改良土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给施工队技术交底的内容为:基床底层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 35cm,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 10cm:依据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边桩侧向水平位移量和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天均不得大于 10mm,沉降值一旦超过该指标时应放慢填筑速度。
【问题】
1.分别给出表 l 中 A.B 和 C 所代表的观测频次。
2.针对事件 l 中做法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 2 中路基观测方案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 3 中技术交底内容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表 1 中所代表的观测频次:A 为 l 次/3D.B 为 1 次/2 周、C 为 1 次/3 月。
2.事件 l 中做法的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1)需对截水沟进行铺砌或采取其他防渗措施,并安排专人经常检查排水情况:(2)发现坑穴应及时向监理、设计单位反映,申请变更(变更设计)。
3.事件 2 中路基观测方案的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
(1)沉降观测应采用二等水准测量:
(2)观测断面间距设置应根据设计确定,但不超过 l00m。
4.事件 3 中技术交底内容的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
(1)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 30cm;
(2)边桩侧向水平位移量每天不得大于 5mm:
(3)沉降值一旦超标,应立即停止填筑,加强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