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一级建造师《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历史真题(385题)


【背景资料】 

某新建电气化铁路双线隧道全长7836m,最大埋深  863m,最小埋深40m。全隧共设2座斜井。隧址区内地势总体上呈现中间高、两侧低态势,地形复杂。地质以千枚岩夹灰岩、炭质板岩为主,裂隙水不发育。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工程部编制了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事件二:隧道掘进距进口2650m时,埋深约680m。     超前地质预报显示前方20m范围构造发育,挤压褶曲   明显,岩体破碎,局部有夹泥层等软弱夹层,节理很发育,岩芯有饼化现象。开挖过程中,岩体位移显著,持续时间较长,自稳能力差,基底有隆起现象,判定为不良地质。

事件三:为了安全通过事件二中不良地质地段,设计院对该段出具的方案为:采用V级曲墙式复合衬砌;全环采用型钢钢架加强支护,纵向间距0.5m;拱部    设Φ42超前小导管,每根长4.5m,环向间距0.4m,   纵向搭接2m;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项目经   理部工程部根据地质资料和设计方案,提出了关键控制内容,其内容有: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和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等。

事件四:电气化接触网采用刚性接触悬挂,由吊柱、支持结构、汇流排、膨胀单元和刚柔过渡单元组成。

【问题】

1.针对事件一,写出A、B代表的工序名称。

2.根据背景资料和事件二,该隧道不良地质属于哪种类型?

3.针对事件三,补充关键控制内容。

4.针对事件四,补充完善刚性接触悬挂的组成部分。 



知识点:2021年一级建造师《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真题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1.针对事件一,写出A、B代表的工序名称。

A:清孔;

B:浆液配合比设计。

小导管注浆工艺流程:

2.根据背景资料和事件二,该隧道不良地质属于哪种类型?

高应力软弱围岩(挤压性围岩)。

六、挤压性围岩

挤压性围岩是高地应力作用下的软岩。挤压性软弱围岩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发生挤压大变形及破坏。

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特征:

(1)变形量大;

(2)变形速率快;

(3)变形持续时间长。

挤压性围岩隧道开挖应根据断面大小采用微台阶法、中隔壁法、双侧壁导坑法和交叉中隔法等分部开挖法施工。

3.针对事件三,补充关键控制内容。

(1)围岩应力监测;

(2)预留沉降量,防止侵限;

(3)超前支护,严注浆,长锚杆,提高围岩残余强度;

(4)锁脚施工;

(5)二次衬砌及拆模时间。

4.针对事件四,补充完善刚性接触悬挂的组成部分。

缺少的组成部分有:

(1)定位装置;

(2)接触线。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