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一级建造师《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历史真题(350题)


某河道治理工程包括新建泵站、新建堤防工程。本工程采用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导流,上下游围堰采用均质土围堰。该工程地面高程30.00m,泵站主体工程设计建基面高程22.90m。

本工程混凝士采用泵送,现场布置有混凝上拌合系统、钢筋加工厂、木工厂、油库、塔吊、办公生活区、地磅等临时设施。根据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成本最低的原则,进行施工现场布置,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5-1。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初期排水过程中,上游来水致使河道水位上升,上游围堰基坑侧发生滑坡。

事件二:施工单位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一次性开挖到22.90m高程。

事件三:启闭机平台简支梁断面示意图见图5-2,梁长6m,保护层25mm,因该工程箍筋中φ8钢筋备量不足,拟采用φ6或6钢筋代换,φ6抗拉强度按210MPa, 6抗拉强度按310MPa计算。

事件四:新建堤防迎水面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根据《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 -2008),堤防工程竣工验收前,检测单位对混凝土预制块护坡质量进行抽检。

【问题】

1.指出示意图中代号①、②、③、④、⑤所对应的临时设施名称。

2.事件一中,基坑初期排水总量由哪几部分组成?指出围堰滑坡的可能原因,应如何处理?

3.指出事件二中的错误之处,并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法。

4.写出泵站主体结构基础土方开挖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要求。

5.根据事件三:

(1)画出箍筋示意图并注明尺寸;

(2)计算箍筋单根下料长度; (箍筋调整值按16.5d计算,计算结果取整数,单位: mm)

(3)单根梁需要的箍筋根数;

(4)分别计算φ6及6代替φ8的理论箍筋间距值。(计算结果取整数,单位: mm)

6.写出事件四中质量抽检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2020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真题及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1.①所对应的临时设施名称:油库;
②所对应的临时设施名称:钢筋加工厂;
③所对应的临时设施名称:塔吊;
④所对应的临时设施名称:地磅;
⑤所对应的临时设施名称:混凝土拌合系统。
2.(1)初期排水排水量的组成包括:围堰闭气后的基坑积水量、抽水过程中围堰及地基渗水量、堰身及基坑覆盖层中的含水量,以及可能降水量。
(2)围堰滑坡的可能原因:围堰的填筑质量和土质;水位下降速度过快(或初期排水速率过大)。
围堰出现滑坡后,施工单位应采取的处理方法:①首先停止抽水;②采取抛投物料、稳定基础、挖填裂缝等措施加固堰体;③限制水位下降速率;④加强观测,注意裂缝发展和堰体变形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错误之处:一次性开挖到22.90m高程。
合理的施工方法:临近建基面高程(22.90m)时,应留出0.2~0.3m的保护层暂不开挖,待上部结构施工时,再予以挖除。
4.泵站主体结构基础土方开挖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要求:该单元工程属于重要隐蔽单元工程,故其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合格、监理单位抽检后,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监理、设计、施工、工程运行管理(施工阶段已经有时)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并填写签证表,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5.(1)
    

(2)箍筋单根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150+550)×2+16.5×8=1532mm;
(3)单根梁需要的箍筋根数:(6000-2×25)÷200+1=30.75,故为31根。
(4)

6代替8理论箍筋间距值:

根据单延米承载力相等得出:πd1²/4×P×n1=πd2²/4×P×n2

已知d1=8mm; n1=5;d2=6mm;

带入公式求得:n2=(π×8²/4×210×5)/(π×6²/4×210)=8.9,取9根;

故其理论箍筋间距值为:1000/9=111.11mm,取111mm。

 6代替8的理论箍筋间距值:

根据单延米承载力相等得出:πd1²/4×P1×n1=πd3²/4×P2×n3

已知d1=8mm、n1=5、P1=210MPa;d3=6mm、P2=310MPa

带入公式求得:n3=(π×8²/4×210×5)/(π×6²/4×310)=6.02,取7根;

故其理论箍筋间距值为:1000/7=142.9mm,取142mm。

【说明:①该题目中箍筋调整值由于没有准确给出是以内皮尺寸还是外皮尺寸为基准,因此在做题过程中以外皮尺寸为准,取大值;
②在计算过程中,由于存在取值问题,最后计算结果会存在差异】
6.质量抽检的主要内容:
(1)混凝土预制块铺砌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架空、超高现象;
(2)预制块间应缝口紧密、缝线规则;
(3)混凝土预制块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