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历史真题(350题)


【背景资料】

某新建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8层,总建筑面积2.1万㎡,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框采用钢结构。





总承包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根据合同要求编制了工程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图2,进度计划审查时,监理工程师提出在工作A和工作E含有特殊技术,涉及知识产权保护,须由统一专业队伍按先后顺序依次完成。项目部对原计划进行了调整,以满足工作A与工作E先后施工逻辑关系。

图2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单位:月)

外框钢结构工程开始施工时,总承包项目部质量员在巡检中发现,一种首次使用的焊接材料施焊部位存在焊缝未熔合、未焊透的质量缺陷,钢结构安装单位也无法提供其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报告。总承包项目部要求立即暂停此类焊接材料的焊接作业,待完成焊接工艺评定后重新申请恢复施工。

工程完工后,总承包单位自检后认为:所含分部工程中有关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检验资料完争,符合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标准,报送监理单位进行预验收。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后发现部分楼层C30混凝土同条件试件缺失,不符合实体混凝土强度评定要求等问题,退回整改。

【问题】

1.画出调整后的工程网络计划图,并写出关键线路。(以工作表示:如A→B→C)。调整后的总工期是多少个月?

2.网络图的逻辑关系包括什么?网络图中虚工作的作用是什么?

3.哪些情况需要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焊缝缺陷还有哪些类型?















4.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标准有哪些?工程质量控制资料部分缺失时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知识点:2022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解析】

1.(1)

(2)调整后的关键工作A→E→H,总工期是6+5+8=19个月。

2.(1) 逻辑关系:网络计划表示的逻辑关系通常有两种:一是工艺关系,由工艺技术要求的工作先后顺序关系; 二是组织关系,施工组织时按需要进行的工作先后顺序安排。通常情况下,网络计划优化时,只能调整工作间的组织关系。

(2)虚工作的作用有3种,分别为联系作用、区分作用、断路作用,本题网络图中作用是表示工作的逻辑关系以及先后顺序等。

3.(1)施工单位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接头形式、焊接位置、焊后热处理制度以及焊接工艺参数、预热和后热措施等各种参数及参数的组合,应在钢结构制作及安装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2)焊缝缺陷通常分为六类 裂纹、孔穴、固体夹杂、形状缺陷和上述以外的其他缺陷

4.(1)单位工程验收合格的标准:

①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②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③所含分部 程中有关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检验资料应完整;

④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⑤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

(2)部分资料缺失时:当工程质量控制资料部分缺失时,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有关标准进行相应的实体检验或抽样试验。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