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项城市道路改建工程,道路全长1500m。其中1000m为旧路改造路段,500m为新建填方路段。填方路基两侧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挡土墙基础采用现浇C30钢筋混凝土,并通过预埋件,钢筋与预制墙面板连接;基础下设二灰稳定碎石垫层,预制墙面板每块宽1.98m,高2m~6m。每隔4m在板缝间设置一道泄水孔。新建道路路面结构上面层为4cm厚改性SMA-13沥青混合料,下面层为8cm 厚AC-20中粒式沥青混合料。旧路改造段路面面层采用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4cm厚改性SMA-13沥青混合料,新旧路面结构街接有专项方案,新建道路横断面如图1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项目部编制了挡土墙施工方案,明确了各施工工序:①预埋件焊接、钢筋连接;②二灰稳定碎石垫层施工;③吊装预制墙面饭;④现浇C30钢筋混凝土基础;⑤墙面板间灌缝;⑥二次现浇C30混凝土。
事件2: 项目部在加铺面层前对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综合调查,发现路面整体情况良好,但部分路面面板存在轻微开裂及板下脱空现象,部分检查井有沉陷。项目部拟采用非开挖的形式对脱空部位进行基底处理,并将混凝土面板的接缝清理后,进行沥青面层加铺。
事件3:为保证雨期沥青面层施工质量,项目部制定了雨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内容包括:①沥青面层不得在下雨或下层潮湿时施工;②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合厂联系,及时关注天气情况,适时调整供料计划。
【问题】
1.挡土墙属于哪种结构形式?写出构件A的名称及其主要作用。
2.事件1中,给出预制墙面板的安装条件;写出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用背景资料中的序号“①~⑥”及和“→”表示)。
3.事件2中,路面板基底脱空非开挖式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需要通用试验确定哪些参数?
4.事件2中,在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前,项目部还需要完成哪些工序?
5.事件3中,补充雨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 (1)挡土墙结构形式为扶壁式。
(2)构造A的名称:反滤层;作用:滤土排水,防止墙后土颗粒流失;保证泄水孔排水顺畅,避免淤堵。
2.(1)预制墙面板安装条件:①挡土墙基础达到预定强度;②预制墙面板检验合格;③现场具备吊运条件。
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为:②→④→③→①→⑥→⑤
3.路面板基底脱空的最常用非开挖处理方法是钻孔注浆。
需试验确定的参数:注浆压力、初凝时间、注浆流量、浆液扩散半径等。
4. 在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前,项目部还需完成的工序:
(1)对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层的裂缝清理干净(修补裂缝),并采取防反射裂缝措施铺设土工格栅、玻璃纤维)。
(2) 查明检查井沉陷原因并修缮 (加固),为配合沥青面层加铺调整检查井高程。
(3)清理水泥混凝土路面,洒布沥青粘层油。
5.雨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还需补充的有:
(1)调整施工步序,集中力量分段施工。
(2)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或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
(3)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并加强巡视,发现积水、挡水处,及时疏通。
(4)做到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
(5)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应有防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