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甲公司有一基本生产车间,对外承接工业性加工服务,按照客户订单组织生产并核算成本。各订单分别领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别按实际人工工时、实际机器工时在订单之间分配。原材料在各订单开工时一次投入,加工费用随加工进度陆续发生。2020年9月,产品成本相关资料如下:
(1)9月初公司承接一新订单,订单编号901,客户订购M产品10 000公斤,立即开工,月底交付。在加工M产品时,同时产出N副产品。
(2)本月生产费用及工时资料:901订单开工时实际耗用直接材料178 000元。801订单和901订单生产工人工资154 000元,车间制造费用113 000元。实际人工工时12 320小时,其中:801号订单7040小时,901号订单5 280小时。实际机器工时14 125小时,其中:801号订单8125小时,901号订单6 000小时。
(3)本月订单完成情况:截至9月30日,801订单全部未完工;901号订单全部完工,加工完成M产品10 000公斤,同时产出N副产品500公斤。M产品市场售价45元/公斤。N副产品进一步简装需每公斤支付2元,简装后市场售价10.8元/公斤。由于副产品价值相对较低,在计算M产品成本时,可将N副产品价值从M产品直接材料中扣除。
要求:
(3)在产品是否应进一步深加工的决策中,公司管理者通常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用何种方法决策?假如公司对N副产品进一步深加工并简装后出售,简装成本仍为每公斤2元,市场售价可提高至15元/公斤,公司可接受的最高加工成本是多少?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①产品是否应进一步深加工的决策中,相关成本只应该包括进一步深加工所需的追加成本,相关收入则是加工后出售和直接出售的收入之差。对这类决策通常采用差量分析法。
②(15-10.8)×500-最高加工成本=0
最高总加工成本=2 100(元)
最高单位加工成本=2 100/500=4.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