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内科主治医师试题题库(2680题)


A.Gilbert综合征

B.Dubin-Johnson综合征

C.Crigler—Najjar

D.Rotor综合征

E.无效造血 


肝细胞对结合胆红素及其他有机阴离子毛细胆管排泄障碍多见于


A.A

B.B

C.C

D.D

E.E


知识点:第一篇 内科学基本知识


参考答案:B


解析:

无效造血----在骨髓内红细胞分裂成熟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使其在成熟和进入外周循环之前就被破坏,死亡,称之为无效造血,或者无效性红细胞生成,或原位溶血。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和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或异常血红蛋白病)等,无效造血明显增加,导致释放到末梢血中的红细胞减少,是造成贫血的一个重要原因。
Rotor综合征(RS)是遗传性结合胆红素增高Ⅱ型,于1948年由Rotor首先报告,当初认为是DJS的亚型,但通过有机阴离子清除试验和尿中粪卟啉异构体分析,证实RS是独立的疾病,比DJS少见,亦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RS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与DJS很相似,预后良好,也一样无需治疗。但在实验室检查上,下述4方面与DJS显然不同:①BSP潴留试验45min显著升高,常达20%-40%,90-120min无再次上升曲线;②肝脏外观不呈现黑褐色,肝细胞内无特异色素颗粒沉着;③24h尿中粪卟啉总排泄最明显增加,但粪卟啉异构体的分布如常人;④口服胆囊造影显影良好。
crigler-najjar综合征(crigler-najjarsyndrome,CNS)又称为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先天性非梗阻性非溶血性黄疸。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的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又称先天性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缺乏症、伴有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等。据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缺乏程度,又分为crigler-Najjar综合征Ⅰ型和Ⅱ型。Ⅰ型罕见,新生儿出生2周内常出现肌肉痉挛和强直、惊厥、角弓反张等胆红素脑病表现。
Dubin-Johnson综合征又称为慢性特发性黄疸,为遗传性结合胆红素增高Ⅰ型,1954年Dubin等首先报告。Dubin-Johnson综合征临床表现特点为长期性或间歇性黄疸。多数研究表明Dubin-Johnson综合征血缘相近比率很高,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一家可多人发病,病人是Dubin-Johnson综合征致病基因的纯合子,但也有些病人并无家族史。常见于青年人,世界各地均有病例报告。
临床表现:
1.可无明显症状;
2.轻中度黄疸、尿色加深;
3.右上腹不适或隐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4.黄疸、肝脾轻度肿大或轻微压痛。
Gilbert综合征(消化内科)又称为体质性肝功能不良性黄疸,属一种较常见的遗传性非结合胆红素血症,1901年Gilbert首先报告。Gilbert综合征临床表现特点为长期间歇性轻度黄疸,多无明显症状。Gilbert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大约为5%左右。男性多见,男女发病比例1.5:1到7:1。以青年期(15~20岁)发病最多见,可因紧张、劳累、饮酒、感染、受凉、腹泻、便秘、饥饿、或合并其他疾病而加重或诱发。一般情况良好,多无明显症状,黄疸加重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不适等症状。皮肤和巩膜轻中度黄染是唯一的体征。血胆红素波动在1~3mg/dl,高或低于此值也常看到。轻型一般不超过5mg/dl,重型可超过5mg/dl。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