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阐述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策略。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聚焦规模化主导产业。选准聚集度较高、影响国计民生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以及满足人民多样需要的特色农产品。找准高成长性高关联性、高盈利性、多层次性、多业态类型的产业,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线化加工链条、网络化服务体系、品牌化营销渠道。
(2)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标准化原料和生产基地,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打造标准化“第一车间”“原料车间”。提升基地设施装备数字化水平,加强田间路渠管网建设,配套高效机械设施和智能化生产,有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节水灌溉、测土配方、生物防治等新技术。
(3)发展精细化综合加工。拓展农产品初加工,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的加工食品和质优价廉、物美实用的非食用加工产品,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空间。推进综合利用加工,推进加工副产物循环、全值、梯次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4)搭建体系化物流网络。鼓励建设农产品产地市场、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区域物流中心、直销配送中心、电商交易中心,提升农产品产地集散分销能力。创新发展农商直供、预制菜肴、餐饮外卖、冷链配送、等业态,开发推广“原料基地+中央厨房+物流配送”“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等模式。
(5)开展品牌化市场营销。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塑强一批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精品区域公用品牌。引进和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的骨干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等共创企业品牌。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创新品牌营销推介,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6)推进社会化全程服务。支持市场主体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全程专业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开展社会化服务规范化创新试点,规范服务标准化建设、服务价格指导、服务合同监管,建立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服务体系。
(7)推广绿色化发展模式。集成推广适应性广、实用性强的绿色技术模式,实现产业链全程绿色化发展。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清洁化、智能化综合利用生产线。鼓励打造聚合生产、加工、冷链营销、品牌和资源养护的绿色远洋渔业全产业链经营形态。
(8)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开发提供产品生产情况、行情资讯、供求平衡等服务。加强农村电商主体培训培育,实施“互联网 +”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充分发挥品牌农产品综合服务平台和益农信息社作用,发展直播带货、直供直销等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