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

如何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推动共同发展。鼓励各类服务主体以资金、技术、服务等要素为纽带,加强联合合作,促进融合发展。推动服务主体与银行、保险、邮政等机构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2)拓展服务领域。加大对社会化服务的引导支持力度,引导服务主体积极开辟新的服务领域,探索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有效方法路径,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对农业全产业链及农林牧渔各产业的覆盖率和支撑作用。

(3)创新服务机制。农业生产托管作为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的重要方式。推进技物结合、技服结合,实现业务拓展、创新发展。

(4)推进资源整合。围绕农业全产业链,提供集农资供应、技术集成、农机作业、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等服务于一体的农业生产经营综合解决方案,实现更大范围的服务资源整合、供需有效对接,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和高效利用。

(5)提升科技水平。鼓励服务主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推广应用智能化设备和数据平台,进行精准监测,鼓励服务主体与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加强合作,解决服务主体普遍面临的技术、装备、人才等难题。

(6)强化行业指导。鼓励相关部门、服务主体、行业协会等以县为基础,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鼓励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行业协会、行业联盟等,发挥其联系政府、服务会员、整合资源、自律规范的功能。

【其他参考答案】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关键。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是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的关键。开展当前的农村工作特别是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必须继续深刻推进思想解放,实现“小农意识”向“现代农民意识”的转变。

(2)完善管理体制,依靠制度建设是根本。制度建设是带有根本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存在的体系不健全、对行政过于依赖、运行机制不顺畅等问题,主要是由于服务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外部缺乏统一引导造成的。

(3)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是保证。应该有意识地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村制宜。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村,在村级服务组织的建设上可以有较高的定位;相对比较落后的村,在村级服务组织的建设上则应该以为基础性生产服务为主,探索综合性服务的新方法、新路子。

(4)依靠科教兴农,打造现代农民是着眼点。教育制度和科技推广是科教兴农的两个着力点,也是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人才队伍建设是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核心。

(5)维护农民利益是目的和价值归宿。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要做到一切服务和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维护农民利益,支持和鼓励服务组织“民办、民管、民受益”。


知识点:第四章 农业生产要素与服务支撑


高级经济师《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题库

进入练习


App下载

手机扫一扫APP下载


苹果手机:在App Store搜索'可可试卷'下载


安卓手机:可点击本地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