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对十四五时期农业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农业发展格局。我国主要农产品自给率水平较高,较好地落实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面对当前外部形势深刻调整,我国农业生产既要利用好国际市场,又要立足国内,加强市场整合、要素融合、主体对接、权利释放、政策改革,形成更加稳定的服务国内大循环目标的局面。
②推进农业主产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主产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面向全国800个产粮大县的“打包政策”。建议构建中央向主产区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主销区向主产区补偿性转移支付的机制;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免(减)税优惠额度作为中央对主产县税收定量返还的核算依据;农业主产区兴办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用电按农用电计价;对农业大县的政府绩效,主要考核农业生产贡献。
③强化对务农主体政策支持保障。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稳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面积。构筑农业补贴、信贷政策、保险政策“三位一体”的联动支持体系,让农民经济上不吃亏。有效规范地租价格,建议以县为单位,采用定级估价等方法,因地制宜确定地租,有效保障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权。要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标准,提升应对灾害能力。
④精准发力增强科技装备支撑能力。大力推动市场主导型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业发展,建立公共推广机构、社会力量并行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大学生服务粮食新主体的特岗行动计划,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到基层工作和服务。大力推进良种工程、绿色植保、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技术革新,建立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