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46岁农民,8月初发病,畏寒发热起病,伴头痛,周身痛,皮肤粘膜有少许出血点,4天后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查体:体温38.9℃,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黄染轻度,肝肋下0.8cm。脾未触及,血清总胆红素82μmol/L,ALT300μ/L,尿蛋白(+),每高倍镜视野RBC及WBC各为10~20个,诊断应考虑为
A.病毒性肝炎
B.伤寒
C.出血热
D.副伤寒病
E.钩端螺旋体病
参考答案:E
解析:
钩体病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疫水或动物尿或动物血。
2.早期主要症状和体征:
(1)发热:起病急,可有畏寒。短期内体温可高达39度左右,常为驰张热。
(2)肌痛;全身肌痛,特别是腓肠肌痛。
(3)乏力: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明显。
(4)眼结膜充血:轻者主要在眼球结膜、外眦及上下穹窿部,重者除角膜周围处的全球结膜血管扩张呈网状,无分泌物、不痛、不畏光。
(5)腓肠肌压痛:双侧腓肠肌压痛,重者拒按。
(6)淋巴结肿大:主要为表浅淋巴结及股淋巴结肿大,一般1-2厘米,质偏软,有压痛、无化脓。
以上“三症状”(发热、酸痛、全身乏力)和“三体征”(即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有五个类型(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及弥漫性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