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试题(65题)


为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采取“五社联动”策略,联合村民委员会,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同开展关爱留守老人志愿服务,社会工作者初步评估发现村民骨干的志愿服务能力欠缺,于是开展了村民骨干能力建设活动,社会工作者带领村民骨干上门开展服务,让他们边看边学为老服务的技巧,针对每个村民骨干的特点,指导他们练习与奇特沟通的技巧,通过活动前演练和活动后回顾,提高村民骨干组织大型活动的能力。

    一段时间后,村民骨干的志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但社会工作者发现本地村民仍参与不足,主要是现有乡村志愿服务体系不健全,包括志愿服务活动缺少物资,志愿者数量少,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单—,志愿服务信息碎片化,供需信息对接不畅,有的留守老人想为其他老人提供力所能及对的志愿服务,但缺少互助机制。

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采取了哪些方法培养村民骨干参与关爱留守老人志愿服务的能力?



知识点:老年社会工作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社会工作者培养村民骨干能力的方法:

(1)肯定模仿学习的重要性。

社工作者通常以身作则,积极示范待人处事的行为、态度和技巧,让居民骨干观察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居民骨干的表现, 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知识、技巧和掌握工作程序。材料中社工开展活动时,带领居民骨干们边干边学。

(2)采取个别训练和督导的方式,即根据居民个体的水平和兴趣设计训练内容。

这类训练一方面能够帮助居民个体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和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发挥其“影响力”,成为其他居民的“模范”,发动和带领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材料中社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采取了个别督导和训练促进其能力的提升。

(3)社会工作者采用了示范、复习等方法,帮助居民学习复杂技巧。

社会工作者带领居民进行事后的总结也十分重要,类似的复习能够帮助居民学习有关技巧。材料中社工通过示范和回顾的方法来教导其技巧。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