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2221题)


张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植物吸水的知识时,首先要求同学动手做个实验:将两块萝卜分别浸泡在两个装有浓盐水和清水的烧杯里,浸泡后取出并观察萝卜的变化。结果发现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变蔫了,而泡过清水的萝卜变水灵了。张老师用右方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失去水分,泡过清水的萝卜吸收水分。

张老师接着进—步提问:谁能概括出萝卜什么状态下失水?什么状态下吸水?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张老师总结说明植物吸水的原理: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反之,细胞则吸水。接着,张老师布置小组讨论:为什么盐碱地—般种不好庄稼?如果你种的植物出现“烧根”现象,你需要追肥还是浇水,为什么?

最后张老师请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张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知识点:第三章 中学教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张老师在教学中贯彻了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张老师指导学生做的实验和出示的挂图都贯彻了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张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探究结论,进一步通过提问促进学生思考,都贯彻了启发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张老师布置的小组讨论,密切结合课堂所学和生活实际,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张老师在理论讲解结束后布置的小组讨论,进一步复习所学知识,并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贯彻了巩固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张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植物吸水的原理,而是先通过实验观察结果,再通过谈话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明白了植物吸水的原理,贯彻了循序渐进原则。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