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2221题)


以下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课堂片段:

王老师:这篇文章表现了什么?

学生甲:文章表现了周瑜的英雄气概,苏轼早生华发的遗憾。

学生乙:我以前看过这个故事,赤壁之战的时候,周瑜和小乔已经结婚十年了,不可能是初嫁,这么写主要是为了衬托周瑜意气风发的英雄气概。

王老师:通过上述两位学生的意见,我们对这首词了解得已经比较清楚了,文章主要表现了周瑜的意气风发和苏轼早生华发的遗憾,那么大家还记得《赤壁》吗?

学生们:记得!

王老师:大家一起来背一下。

学生们: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王老师:这两首诗表述有什么不同?

学生丙:虽然是同一事件但描述不同,对同一材料的不同使用,都是为了衬托作者的观点。

王老师:这两首诗虽然对同一故事用法不同,但都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我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呢?

贯彻该原则有哪些要求?(12分)



知识点:第三章 中学教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如下: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善于机智地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将一时的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成推动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注意切中要害,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多问,并在回答问题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③启发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教师要善于向学生布置由易到难的各种作业,或提供素材、情境、条件和提出要求,让他们去独立探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别出心裁地完成作业,发展创造才能。

④发扬教学民主。教师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提出质疑等。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