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著名演员在一次表演课上,对即将成为职业演员的学员们说:“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们曾经风光过;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他们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爬上来。”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一、题目——确定立意(概括);
二、第一段——点题(故事);
三、第二段——正例;
四、第三段——反例;
五、第四段——教育例子;
六、第五段——总结(名言)。
范文:
尊重赢得尊严
人生历程中的一切风险和困难,恰似是一场登山的体验。登山的人,不应无视山顶上的人,因为他们曾经来过。登顶的人也不要忽视登山的人,因为他们随时会跟上来。只有摆正心态,平等对待、互相尊重、取长补短,才能在人生的起伏中保持状态,处在时代之巅。否则,一味自大或自卑,终将会心态失衡,身败名裂。
下山的人,因为经历过,自有一份沉稳的自信。遥想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末代,秦王嬴政志在统一六国。当秦国的兵锋指向南方大国——楚国的时候,嬴政面临任用统帅的选择。一个是征战多年、已逾花甲之年、小心谨慎的王翦将军,另一个是自信“二十万人马即可亡楚”的青年将领李信。最终年轻的秦王相信了同样年轻的李信的承诺。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在楚将项燕的围困下秦军节节败退,李信落得个羞愧自杀的下场。李信亡故后,嬴政很快请王翦再度出山,全盘听从他的调动。在王翦的精心谋划下,秦帝国终于为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扫清了一块最为顽固的绊脚石。
上山的人,厚积薄发着,也有一种昂扬的朝气。改革开放之初,发达国家凭借本国优厚的科研实力和市场管理经验,纷纷挺进中国的通信市场,自以为凭借“坚船利炮”就能够将中国的市场资源尽数垄断。可这些外国巨头们万万没想到,一个叫任正非的军人拍案而起,在“中华有为”的豪言壮语中,华为公司和她的一项项新产品脱颖而出,在战胜国内竞争对手的同时,把意欲在中国“横行”的国外巨头“驱逐出境”,并乘胜追击,将华为产品推广到国际市场。任正非的异军突起,让全世界都为中国的这支崭新力量刮目相看。
由社会而教育,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教育工作过程中,应正确对待每一位下山者和上山者。对于“下山”的有经验的老教师,应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并且多听取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对于“上山”的新老师,也应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和爱护,因为他们新颖的教学理念也值得借鉴,假以时日,他们一样会“登顶”。
2000多年前的庄周在《逍遥游》中对于理想人格这样描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书中描述的人格仍是今人所向往、追求的。尊重他人的同时,保持人格的独立。做好自己,终会赢得尊严。